概况 德昂族是云南省特有民族。我国德昂族总人口为2.05万人(2010年),居住在云南省的有2.01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芒市、瑞丽、盈江、陇川、梁河等县市,保山市隆阳区,临沧市永德县、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其中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和临沧市镇康县军弄乡是德昂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
德昂族的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德昂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长期与傣、汉、景颇等民族相处,许多人通傣语、汉语和景颇语。
风俗文化 德昂族青年人不论男女均喜欢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等首饰。在德昂族的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德昂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藤圈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女都佩戴腰箍并以多为荣。
茶是德昂族最重要的饮料。尤其是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妇女几乎一日不可无茶。德昂人讲究“茶到意到”,宾客临门,必先煨茶相待;走亲访友和托媒求婚时,必以茶为见面礼,若有喜事需邀请亲朋光临,一小包扎有红线的茶叶便成了“请柬”,如两人产生矛盾时,有过失的一方送一包茶,就可求得对方的谅解。
德昂族主要居住竹楼。德昂族的竹楼依山而建,坐西向东,主要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形式,比较典型的是以德宏地区为代表的一户一院式的正方形竹楼。
德昂族的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做摆、烧白柴等。泼水节(当地人称“浇花水”)是德昂族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时间在每年清明节后的第七天,节日一共有三天。
德昂族把村寨附近或寨中的一棵大树视为寨神的栖息之所,每年春节举行祭祀活动。德昂族村寨还有寨心神“早务曼”,一般是用一尖形木桩立于寨子中央的沙堆上表示。寨心神也是寨子的保护神。社神“舍猛”一般供于寨边森林中的小茅草竹楼内,以两罐清水供献。“舍猛”周围的森林禁止砍伐。
德昂族笃信佛教,多数村寨都有佛寺。佛爷都识傣文,诵傣文经书。村寨逢宗教节日和忌日不从事生产活动。
德昂族有在重大节日中跳舞的风俗,水鼓舞是德昂族独有的民族舞蹈,德昂语叫“嗄格楞当”,多系喜庆时举行。
图案雕刻是德昂族民间艺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腰箍、耳坠、银手镯等装饰品及银烟盒、衣服等生活用品上雕刻绘制的图案多是对称的双鸟、双虎、花草之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资料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