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乐于当农夫来进行放松 资料图片
一种名为“开心农场”的游戏红遍网络后,“偷菜”、“收菜”成为最时髦的话题。在贵阳市花溪区的民族村寨,这种游戏不再只是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中,而是被搬进了现实生活。今年7月中旬,现实版“开心农场”在这里正式启动。1个月过去了,其运作得如何呢?
“开心农场”里体验种菜乐趣
近一段时间,一些贵阳市民相继来到花溪区镇山村阳光“开心农场”,先后认领了30多块土地种菜,同时认养了10多头猪和两百多只鸡,交给当地农民管理。这标志着由贵阳市花溪区政府精心策划的“开心农场”项目正式进入了运作。
花溪区“开心农场”共选定了陇头、镇山、摆贡、孟关林场4个乡村作为开放点,建成了集生态、休闲、科普为一体的“开心农场”4个,培育精品“开心农场”20户。其中,镇山村阳光“开心农场”拥有20多亩地,是4个试点中土地最多的农场。
“‘开心农场’重点推出土地认种、畜禽认养、欢乐采摘、农家饭店、农家厨房、民族歌舞表演等活动项目,目的是让游客们带着亲朋好友来这里杀猪宰羊,吃着自己亲手种植的绿色蔬菜,实现城里人远离喧嚣、回归田园、享受自然的梦想。”花溪区“开心农场”策划人介绍说。
在镇山村阳光“开心农场”里,黄瓜、辣椒、西红柿、豆角等蔬菜长势良好,玉米等庄稼也长得不错。一块块不大的田地里,三五成群的人们正在开心地忙碌着。
“我儿子8岁了,从来没到过农村,根本不认识什么农作物,分不清楚小麦和韭菜什么样。得知花溪区推出了‘开心农场’,我们便来租种了一块地,周六、周日一家人来这里体验一下农夫生活,大人孩子一起亲近自然,挺有意思的。”站在“开心农场”的地头上,贵阳市民张先生乐呵呵地对前来采访的贵阳某媒体记者说。
60多岁的吴先生和老伴望着绿油油的蔬菜,也笑着对农场负责人说:“自己种出来的蔬菜,味道一定不一样!我是苗族,老家在贵州农村,已经几十年没种过地了,现在又过了一把种地瘾。”吴先生介绍说,自己一共租了两块地,一块自己和老伴儿种,一块交给女儿一家3口种。“我们还认养了几只鸡,自家养的土鸡,绝对纯天然。”
吴先生的女儿开心地说:“走进现实版的‘开心农场’,不仅能体会到劳动的快乐,而且会让人变得更加热爱生活。让小孩子亲身劳动,会让孩子懂得珍惜劳动果实,变得爱劳动、不娇气。”
镇山村阳光“开心农场”负责人赵发政介绍,“开心农场”提倡按照有机农业的要求来种植瓜果和蔬菜,游客们认租后,农场只需考虑蔬菜卫生、安全、绿色、新鲜,不再为追求产量而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保证食品安全。农场为游客们提供种植技术指导,无论会不会种植,都能正确完成种植工作。
据了解,租种一块四五十平方米的土地,每年价格为800元,认领者可以自种蔬菜,也可以请当地农民代管代种。“当然,土地上所产的果实都归认租的游客。土地认种、畜禽认养将实行目标管理,认种、认养者交纳日常田间管理和饲养所需费用,农户按照认种、认养者的要求做好日常管理,产品处理方式由认种、认养者决定。”赵发政说。
现实版“开心农场”带火乡村旅游
近日,镇山村布依族老汉李秀良家的“农家乐”餐馆,又迎来了一批城里的游客。这些游客吃完饭后,参观了石板做成的村舍,还到村民家中参观了他们祖辈收藏的布依族刺绣服饰、物品和图画。
李老汉乐呵呵地对客人们说:“我们的寨子生态环境保持得好,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这些资源已经成了我们农家致富的宝贝!如今,村里又搞起了‘开心农场’,更带火了我们的乡村旅游。”
镇山村是一个三面临水、一面向山的布依族村寨,环绕山寨的湖水碧波荡漾,背靠的大山终年青翠,有着“民族自然生态博物馆”的美誉。
“镇山村有两个自然村寨,共有157户共600多人,布依族人口占87%,苗族占10%,其余为汉族。村里人均土地只有1亩多,以前家家日子过得很苦。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山寨开始走出固步自封的圈子,发展观光旅游,日子才一天天好起来。” 镇山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李良平介绍说。
刚开始时,村民们靠着收取游客1人1元的参观费、表演费和停车费起家,随着镇山村“自然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村民们开始经营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此后当地政府先后投入800多万元修公路、装路灯、维护村寨建筑。如今,镇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镇山村乡村旅游经济收入每年超过2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4000元。
“花溪区把‘开心农场’网络游戏融入到乡村旅游中,力图用新颖的市场策划充分体现当地旅游资源的魅力,这在我们镇山村的乡村旅游中已经得到充分体现。现在,每周来镇山村的游客超过了上万人。”李良平说,“用企业运营的方式来提升整个村寨的乡村旅游水平,这也是我们今后的发展理念。”
如今,镇山村村民办民族乡村旅游的热情高涨,他们周一至周四在田里忙农活,周五至周日则靠旅游赚钱。“现在,有些村民把土地租给了‘开心农场’,不仅种地的收入大大提高了,而且,他们还可以帮助农场主管理农场,这样又多了一份收入。”李良平说。
为了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示范点,花溪区政府把“实施6个精品乡村旅游示范点农业产业发展计划,完成陇头、镇山‘开心农场’试点建设,完成‘开心农场’互动论坛平台建设”写进了2010年区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非常支持这个项目,不仅派人策划,还给予土地、政策方面的支持。镇山村阳光‘开心农场’预计投资150万元,如今已完成投资40多万元。从目前的运营情况看,和我们预想的差不多,这更增强了我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镇山村阳光“开心农场”负责人赵发政说,“我们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要办好‘开心农场’,而且要创建自己的绿色蔬菜品牌,创建自己的生态观光农业品牌,最终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乡村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带领民族乡村的各族群众共同走上致富路。”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